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路上,物业服务行业应“运”而生、结“伴”同行。1994年,杭州市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杭州星岛物业管理公司成立,同年,紫金小区成为杭州市首个实行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业主们逐步树立起了物业管理意识。
2018年,杭州创新推出了党建引领业委会和物业企业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党建引领、行业主管、基层主抓”的“红色物业”模式,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在物业服务监管工作中。
如今,党建引领下的物业服务监管工作迈上新征程。全市各区(县、市)成立物业行业党委;800余家物业服务企业、14万从业人员,4000余个小区(大厦)纳入党建、行业双重管理;90%以上的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实现了党的基层组织和工作覆盖。
夯实党建基础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据统计,截至目前,杭州实际从事物业服务经营活动的企业约800家,全行业从业人员约14万人,实施物业管理的项目总面积已超4.4亿平方米。
随着杭州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和专业化物业服务的广泛覆盖,当前物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社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责任边界不清晰、协同治理不通畅,导致各方缺乏协调性、协同性,互相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2018年,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联合市民政局创新开展了党建引领业委会和物业企业建设工作,将物业服务管理纳入社会建设体系,大力推进“党建引领、行业主管、基层主抓”的“红色物业”模式。
2018年5月7日,杭州组建成立了中共杭州市物业行业协会委员会,这标志着杭州市物业服务行业党建引领工作机制的健全完善。
市物业行业协会党委成立以来,完善自身工作制度、工作目标和组织体系,积极指导、监督各区、县(市)物业行业协会党委推进物业行业党建工作,促使物业服务企业提高服务水平,融入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新格局。此外,杭州住保房管局还制定了“1+1+N”党建引领政策文件体系,明确党建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为基层房管部门、街道社区具体开展党建引领和指导监督工作提供操作依据。
筑牢组织堡垒 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和工作覆盖
随着物业党建工作的深入,全市90%以上的业委会和物业企业都已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和工作覆盖。各区、县(市)因地制宜,通过不断创新逐步解决城市基层治理“痛点”,有效破解一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和矛盾纠纷。
“通过‘九长制’,解决了小区门口人行道的改建和交通问题,还协商解决困扰小区老年人的送餐问题。”2019年8月,西湖区石灰桥新村成立了居民自治组织自管小组,11名成员中有6名党员,随后又创新试点“九长制”,将与小区建设有关的网格长等全部纳入小区治理体系当中。2020年4月,西湖区西溪街道石灰桥新村“业之家”党委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是杭州首批设立的小区党委。
“小区原来在推进地下停车库整治时遇到了很大阻力,居民因停车问题还闹到了派出所。现在有了小区综合党委,上接区、街道、社区,下连楼栋、党员、群众,做起事来有了力量支撑,不管是服务还是治理,都是底气十足。”说到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上城区清波街道清波门社区中大吴庄小区业委会主任包洪会非常感慨,“在社区党委的牵头下,我代表业委会党支部与物业企业、居委会,开起了‘业联体’联席会议,各方齐心协力解决了这一困扰居民多年的难题。”
还有一些街道、社区积极发挥三方办在物业管理方面的牵头作用,推动党建共建机制,融合多方力量破难解难。“凯旋街道金色港湾区域在党建引领作用下化解僵尸车问题,缓解老小区停车难矛盾;丁兰街道借助社区党委统领,与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完成大唐苑小区64台加装电梯项目;长虹社区成立阳光逸城小区第三方业委会监督委员会,对业委会决策决议执行情况、财务收支、资产资源等方面全程监督……”
“以党建引领推进业委会和物业企业建设”的杭州经验做法被评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的关注和肯定。2020年,党建引领下的杭州物业模式还获得了杭州市行业系统党建引领助力“两战全胜”十佳实践案例。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杭州“党建引领、行业主管、基层主抓”的“红色物业”模式“独具风采”,党的旗帜在杭州党建引领业委会和物业企业建设工作中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