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旧小区因建成年代久而存在的基础配套差、设备老化、环境脏乱等问题,今年以来,杭州市区两级住保房管部门积极贯彻省、市现代社区建设部署,大力推动老旧小区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努力实现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其中,西湖区翠苑街道创新探索“3341”老旧小区大物业管理模式,推进现代社区治理体系重塑,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全覆盖、物业管理全参与、基层治理全融入的创新之路。
翠苑街道东起教工路、西至古翠路、北临余杭塘河、南邻天目山路,辖区内“老楼宇”“老商圈”不少。作为“老城区”的代表,翠苑街道着眼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积极探索“3341”老旧小区大物业综合管理模式,将原有的52个老旧小区进行优化调整,划分为23个物业管理区域,同时全面引入绿城物业,实施大物业统管模式,做到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住在老旧小区,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物业服务。”街道负责人说。
在试点的基础上,街道还积极探索物业基础运营、民生综合体空间运营、数字化生态运营“三位一体”模式,走出一条老旧小区标准化服务的翠苑样板路。
什么是“3341”大物业统管模式?总的来说,就是物业运营“三位一体”、物业管理“三个转变”、物业服务“四个增效”、物业收支“一个平衡”。
坚持党建引领,实现物业运营“三位一体”。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区住保房管部门的指导下,翠苑街道坚持“政府主导、社区主推、社会参与”原则,确定了绿城物业为街道推进老旧小区大物业管理运营的战略合作方。通过实践,成功实现了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运营、民生综合体空间运营、数字化生态运营“三位一体”模式。
重塑治理体系,实现物业管理“三个转变”。搭建“一体联动、高效协同”的治理体系,通过对服务区域、服务内容、服务队伍的拓展延伸和提能增效,推动实现小区物管到街区大物管转变,物业服务提供者到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城市生活服务提供者转变,物管队伍到街道基层治理队伍转变。
统筹资源整合,实现物业服务“四个增效”。以“红色物业”创建为载体,以基层物业服务为基础,统筹人员、服务等资源,全面实现物业服务规模提质增效、标准规范增效、市场运营增效、资源整合增效。
力求持续运营,实现物业收支“一个平衡”。通过控制管理成本、规范物业收费、提高增值收入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降低了政府财政支出,老旧小区管理质量明显提升,居民满意度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