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梯都装好了,我给爱仙娘送点米啊油啊的,很方便的。”爱民小区业委会主任陈雪民说道。今年4月,爱民小区27部自带风雨连廊的电梯交付投用,小区面貌也焕然一新。
94岁独居老人,住5楼
出行难是问题
何爱仙是杭州临平爱民小区的独居老人,家住5楼,今年已有94岁高龄。因为独居,身体还算硬朗的她每天要爬五层楼出门买菜、遛弯,只是每天三趟上下五层楼,实在是苦了何爱仙:“每次从楼下走到家里,我气喘吁吁的,要很长时间才能缓过来。”
何爱仙的丈夫44年前就病逝了,她一直没有收入,靠丈夫的抚恤金生活,日子过得很拮据。业委会主任陈雪民得知何爱仙的情况后,会隔三岔五带东西给老人。
“爱民小区是个老小区,有324户居民,70岁以上的老人有90多位。”陈雪民表示因为没有电梯,一些高层的老人出行比较困难,给自己楼道装上电梯也是小区里这些老人及其子女的心愿。
终于,机会来了。
根据“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导、各方支持”的原则,今年,临平很多老旧小区都加装了电梯,爱民小区成了为数不多的整体加装小区。
底层住户反对装电梯
怎么办?
面对加装电梯,部分低楼层的住户却表示了反对。
小区前期征求过民意,包括何爱仙住的6幢在内,所有一楼二楼的业主都不同意装电梯,毕竟低楼层对电梯没有需求,装好电梯又会影响家里采光。高楼层业主迫切想加装电梯,低楼层业主却一点积极性没有,这也是大部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共同的烦恼。
问题该怎么解决?入户听取居民意见时,陈雪民看出了端倪。
他发现,一二楼居民家的卫生间,包在墙体里的污水管,很多有渗漏问题,“有户人家特别惨,墙壁里的粪管漏得厉害,上个厕所还要撑雨伞。”老小区管道是铸铁的,时间久了会腐朽,低楼层墙体的渗漏,可能是顺着高楼层渗漏管道流下来的。
陈雪民想到一个主意,如果加装电梯同时能把低楼层卫生间渗漏问题解决,也许那些反对装电梯的居民意见就会反转。这个想法,陈雪民通过社区上报给街道,很快就得到了支持。
爱民小区卫生间管道整体重修,但政府工程不能入户,居民家中管道转接费用由住户自行承担,工程户外部分的全部费用,由街道承担。
陈雪民立即在小区开启新一轮“谈判”,这次传播的核心思想就是加装电梯,家家户户都能修厕所。低楼层的居民“心动”了,小区整体加装电梯意见不统一的问题,迎刃而解。
一部电梯
让两代人成为挚友
今年4月,爱民小区27部自带风雨连廊的电梯交付投用,小区面貌因此焕然一新,路面也一并拓宽,停车位从原先的67个增加到100个。
每幢楼的几部电梯,在一楼设计了风雨连廊,连廊外侧还增加了非常漂亮的绿化带。
老人们喜欢聚集聊天的转弯角,增设了休闲长椅,这样大家就不用搬凳子上下楼了。这个小小福利,就好像是给何爱仙的特别惊喜,她心里特别高兴。
在加装电梯施工近一年期间,陈雪民很担心,施工期何爱仙下楼会磕着碰着。
于是,他主动当起老人的“跑腿小哥”,隔三岔五送这送那,老人不卑不亢、乐观开朗的个性,也感染了这个中年男人。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因为一部电梯,让两个年龄相差近半个世纪的人,成为忘年交。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