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的滨康小区,一排排整齐崭新的电梯散发着银色光泽。在这个实现了加梯全覆盖的小区里,居民没有了上下楼的烦恼,老年人圆了“加梯梦”,一张张笑脸,构成一幕幕幸福场景,展现“一键直达”共富新生活…… 滨康小区加梯全覆盖是杭州住保房管部门做优加梯民生实事的生动写照。今年是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被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的第七年,杭州住保房管部门持续深化“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导、各方支持”加梯模式,高标准高要求推进加装电梯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加梯项目完工1118台,历年累计加装电梯5407台,让约6.5万户居民尤其是老年人过上了有电梯的生活,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凝聚合力,宣讲团、“帮帮团”画出民意“同心圆” 加装电梯工作涉及面广,统筹协调难是加装电梯面临的首要难点堵点。杭州依托市、区两级加装电梯工作领导小组,全市“一盘棋”推进,通过成立全市加梯宣讲团、加强加梯“帮帮团”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深化加梯公开听证等,广泛凝共识、聚合力,帮助调解决各类问题。
“老旧小区里居住的多为中老年人,如果腿脚不便,上下楼就成了每天进出家门的‘心病’。作为‘加梯人’,我们要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为别人着想,这也是一种善举!”最近,市加梯宣讲团走进临平区开展专题宣讲,宣讲团成员陈雪民用朴素的语言、饱满的热情,讲述了他如何从临平区爱民小区加梯业主牵头人一步步成为“老陈工作室”的带头人。自今年9月成立全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宣讲团以来,已开展10余场宣讲,覆盖对象达1000余人。宣讲团成员深情的讲述、生动的加梯案例剖析、活跃的现场互动交流……通过一次次加梯宣讲,宣讲团将加梯过程中“真诚的行动、耐心的调解、灵活的方式”传授给大家,这其中也传递着对加梯工作的热爱。
不仅如此,社区工作人员、楼道长、物业、党员、居民代表等不同领域人员组成的加梯“帮帮团”志愿服务队伍,通过走街串巷宣传政策,点对点、手把手开展服务,画出了加梯最大民意“同心圆”。截至目前,杭州共有176支、总人数超1500人的加梯“帮帮团”,参与调处加梯矛盾560余起,助推330多个加梯项目成功通过联审。此外,累计召开加梯听证会250余场,助推200余处难点堵点项目成功加梯。
强化结合,36个小区实现加梯全覆盖
“现在日子越来越幸福了,真没想到我们还能住上电梯楼!”西湖区翠苑一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老年人口占了20.8%,加梯需求十分迫切。局通过加强与区、街道、社区联动,立足小区年代久、面貌旧、环境乱的实际,提早谋划部署,通过推进“加装电梯+未来社区建设”,积极推动成片加梯。截至目前,累计完工16台,正在施工1台,圆了不少居民的“加梯梦”。
不止翠苑一区,滨康小区也积极做好加梯与旧改相结合的文章。建于2004年的滨康小区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加梯迫在眉睫。市住保房管部门积极指导推动,滨江区成立了“旧改+加梯”项目临时党支部,统筹协调推进小区加梯与旧改工作,推动了64个单元的电梯全部顺利加装,实现加梯全覆盖。“现在每天乘坐电梯,邻居们都觉得满意,买点东西拎回家也方便多了。”对于加梯后的幸福生活,小区居民张阿姨深有感触。
今年杭州不断加强加装电梯与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创建、无障碍环境提升等项目的结合力度,目前结合“旧改”实施的加梯项目约占年度总量的60%,重点推进成片、整小区加装电梯工作。今年以来,全市新增9个小区,累计有36个小区实现加梯全覆盖,共加装电梯1316台,约占全市加梯总量的24.3%。
加强指导,做精做实长效运维管理
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既要“装得了”更要“用得好”,杭州通过出台后续管理文件、明确使用管理责任、健全维护保养机制、提供加后贴心服务、推进智慧管理等方式,着力做好电梯加装后“有人管”“有钱管”“管得好”的后半篇文章。
今年以来,杭州住保房管部门出台加梯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相关政策,并对2100余处加梯项目进行检查,截至目前,共排查、整改隐患问题700余处;此外,还制定加梯项目委托实施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进一步明确电梯加装后的使用单位为物业服务企业、维护保养单位或者专业公司等市场主体,确保加装电梯安全使用。
在市加梯办的指导下, 各区也纷纷探索做精做实加梯的长效运维管理工作。比如,拱墅区结合老旧小区引进专业物业工作,指导各街道和社区通过完善《小区公约》和《物业合同》等途径,积极探索业主有偿支付、电梯广告经营收入、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申请等方式,全面建立推广由物业企业受托依法履行电梯使用单位义务的长效机制,还按照“一名党员一部电梯”的要求,结对包干小区电梯,加强日常检查巡查,开发电梯运维在线查询功能,推动“全员实时在线监督”。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杭州住保房管部门以此为目标,继续稳步推进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持续深化长效管理,真正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