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来杭工作的外地姑娘小夏通过“浙里办”APP中“e房通”模块的“租房一件事”顺利租到了心仪的房源,趁五一假期搬进新家,一番整理布置后,有了温馨的住所,“线上就能看房子、签合同、办备案,很快就搞定,离单位也近,非常方便!”
这是来杭青年“住有安居”的生动写照。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杭州的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青年,为了吸引青年,留住青年,激励青年,为青年人创造良好的创业工作生活居所,近年来,杭州住保房管部门围绕在杭青年的住房需求,以打造“青年安居”工程为着力点,坚持“保障+市场”双向发力,创新发展多元化保障体系,规范房屋租赁市场,提升数字化管理,以多种形式满足青年住房需求。
聚焦青年住房困难
创新发展多元化保障体系
近年来,杭州不断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让更多符合条件的青年家庭可以享受到杭州的住房保障政策,极大减少来杭青年人的“住房焦虑”。
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兜底解决中低收入青年住房问题。在国内率先打破户籍限制,将非杭户籍的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目前,全市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在保家庭占公租房保障总量的45%左右。
“点赞!政府服务真暖心。”近年来,一批批符合公租房申请条件、来杭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申请通过申请入住公租房,在杭州安了家,也给了他们扎根杭州的底气。
良和雅苑公租房项目
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点解决无房青年阶段性住房困难。2021年起,密集出台保租房多项政策,多渠道筹集“小户型、低租金”的保租房项目,努力解决好青年人租房问题。
从一轮轮实地调研、到一场场工作推进会、再到一次次走访座谈……住保房管部门先后前往杭州各地,倾听诉求,纾困解难,着力助推保租房工作提速。截至目前,已筹集保租房项目349个项目,房源18.39万套(间)。杭州也被国务院列入全国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激励城市。
探索推出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着力减轻青年人的购房负担。制定出台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管理办法,“十四五”期间筹建共有产权保障住房 3 万套。与此同时,认真落实大学生租房补贴政策,目前已有50余万人次享受到该项补贴。
聚焦青年租赁保障
创新发展规范化租赁市场
“公寓能拎包入住,服务很暖心,还给我们租户过生日,感觉像回到自己家一样!”杭州新市民小宇目前租住在龙湖冠寓,作为杭州首批规模化住房租赁 “白名单”企业之一,这个项目入住率达96%,深受年轻人喜爱。
近年来,以杭州打造全国住房租赁、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双试点”城市为契机,市住保房管部门积极推动租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和小宇一样通过租房在杭州实现“住有宜居”的青年新市民越来越多。
完善租赁管理机制。杭州住保房管部门通过制定租赁备案、资金监管、租赁企业白名单等制度,进一步规范租赁行为,防范租赁行业风险,推出子女就近入学、落户“租购同分”等举措助力租购同权。
培育租赁市场主体。利用奖补资金扶持优秀市场化租赁企业,助力租赁企业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为青年人提供更多价廉物美的优质房源,目前已完成中央及市级财政资金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工作。截至2023年4月底,全市运营规模超过500套(间)或1.5万平方米的租赁企业已达69家。
增加租赁房源供应。2017年以来通过自持商品住房用于租赁、盘活存量住房、集体土地建设租赁房等渠道,新增各类租赁房源55.6万套(间)。“小区环境非常好,装修舒适精致,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可以拎包入住。”李先生在杭州工作已有五年,去年搬进了刚刚交付的自持商品住房项目——暖屋上品华庭,一家三口对于这个“家”非常满意。
聚焦青年特点
创新发展数字化管理模式
青年群体需要怎样的房管服务?线上办理相关业务是否高效便捷?为此,杭州住保房管部门以青年需求为导向,持续创新技术应用、优化数字服务,推动各项服务提档升级。
智慧平台建设成效凸显。打造市智慧住房租赁服务平台,实现租赁交易全流程监管,47.35万套(间)验真房源纳入平台管理,网签备案住房租赁合同210.12万份。
场景应用多点开花。不断优化“e房通”服务平台,建成涵盖资格申请、续审、注销、补贴申领等功能的公租房全流程场景服务;推出公租房“云选房”服务,青年人可通过移动端参与选房;根据后台分析数据,对符合条件、尚未保障的大学生实现公租房和租房补贴准入条件精准推送。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通过城市的努力与个人的奋斗,青年和城市能够在“双向奔赴”中共同成长。接下来,我市还将继续推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保障性住房模式,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新市民实现“住有所居”,点亮美好共富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