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工作信息>安全更新
索引号: 002489639/2024-002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市住保房管局 公开日期: 2024-03-29

20个“最美加梯项目”,多小区全覆盖,看看有没有你家?

发布日期:2024-03-29 17:36 浏览次数:

2023年杭州市“最美加梯项目”评选结果出炉,20个加梯项目上榜,有你家所在小区吗?一起来看看这些最美加梯项目都有哪些特色。


上城区丁桥苑社区丁桥家苑整体加梯项目

丁桥家苑是丁兰街道6个多层安置房小区之一,丁桥经合社构建了“1个临时党支部+X名党员突击队”的“1+X”组织体系,引导需要加装电梯的楼组成立“三人加梯自管小组”,党员代表、业主代表(业委会成员)、楼幢长共商共议共建,搭建社区民主协商平台,寻求各方意愿的最大公约数。目前,丁桥家苑已实现116台加装电梯全覆盖。


上城区在水一方社区滨江家园成片加梯项目

滨江家园(铁路小区)老年人占比达60%以上,为圆居民“加梯梦”,街道、社区成立加梯“帮帮团”,总结、践行“专题调研式调解法”,因人制宜采用居民协商会、加装电梯专题调解会、加装电梯听证会等方案,依托“一会一案”建立问题清单、制定化解方案,确保“一案一策”精准化解疑难。 截至2023年年底,共完成9台加装电梯,使用覆盖10个单元(其中1台电梯由2个单元业主共用),加梯率占整小区60%。


拱墅区和睦社区和睦新村成片加梯项目

 和睦新村是一个“房子老、老产业工人集聚地、老年人口比例较高”的小区,社区以“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为抓手,成立加梯青年突击队,社区书  记作为队长带头认领任务,18名社工一人一部梯,成功探索形成“党委引领—支部支撑—党员带头—楼道落实”的网格加梯组织体系。为做好电梯加后管理,街道成立了加装电梯售后服务站,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加梯服务。截至目前,和睦新村已完成44个单元加装电梯。


拱墅区南苑社区大关南六苑17幢1单元加梯项目

大关街道南苑社区由8个小区组成,居民多为老年人,对加梯的需求迫切。社区紧扣居民需求,通过带头“点对点”突破、阵地前移“面对面”协调等,从征求居民意见到坐上电梯仅用时三个月,大关南六苑17幢1单元建成了社区首台双跑楼梯平层入户电梯,也为后续小区成片加梯奠定基础。


拱墅区瓜山社区瓜山多层公寓整体加梯项目

瓜山东苑、新苑、北苑多层公寓共15幢43个单元,上塘街道、瓜山经合社通过“加梯+未来社区创建”的城市更新模式,在统一居民思想、统筹多方力量、及时疏导、解决难点问题等方面全程领跑。2023年6月,瓜山新苑9台加装电梯项目顺利交付,标志着上塘街道瓜山东苑、新苑、北苑多层公寓实现加装电梯全覆盖。经合社还一次性缴纳15年全生命周期电梯保险,让电梯后续运营有保障。


西湖区杨家桥社区慧仁家园南区文慧苑4幢1单元加梯项目

文慧苑4幢1单元,60周岁以上的老人较多,楼梯成了阻隔老人与外界沟通的“墙”。为推进加装电梯这项民生工程,社区组建了加梯专班,挨家挨户上门征询,实施小组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召开协商会、业主现场会,并发挥好党员、居民骨干作用,采取入户走访恳谈消疑虑、调解矛盾促和谐、挖掘社会力量找突破等方式,多方联动推进,项目经过8个月的时间全部竣工,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体现了民生工程的温暖力量。


西湖区府新社区府新花园西区4幢1单元加梯项目

府新花园西区4幢1单元共6层12户,60岁以上老人约占小区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许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希望早日装电梯。社区多措并举加大加梯政策宣传,并在做好户内高龄人口、残疾人口等排摸的基础上,对主动提出加装需求的单元制定“一单元一表”,同时,积极搭建平台、组织调解,营造良好加梯氛围。该项目是小区内第一个加装电梯的单元,实现加装电梯与居民幸福齐升。


滨江区庙后王社区滨康小区整体加梯项目

滨康小区建成已有20余年,是滨江区最早的老旧小区之一,小区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加装电梯的呼声较大。滨江区成立了“旧改+加梯”项目临时党支部,组建了由社区工作人员、楼道长、物业、党员、居民代表等组成的“滨康加梯帮帮团”,通过政策宣传、民意协调,协助化解纠纷矛盾。充分考虑电梯与小区环境的契合度,采用“一梯一策、一户多策,打组合拳、打感情牌”等方式,推动64个多层单元的电梯顺利加装,实现加梯全覆盖。


滨江区联庄社区联庄公寓整体加梯项目

联庄公寓是滨江区较早建成的拆迁安置小区,共有10幢24个单元。社区积极组织楼道长力量,发挥熟人优势,协调居民意愿,并在小区成立加梯指挥部,组织对接会,提前对接加梯和“旧改”方案,形成了“加梯先行,旧改收口”的新模式。经过努力,小区共完成加装电梯24台,成为浦沿街道第一个加装电梯全覆盖的老旧小区。


滨江区江三社区长江西苑整体加梯项目

长江西苑共有28幢72个多层单元,小区老年人占比较高,对加装电梯的需求比较迫切。社区全面宣传加梯政策,发动党员、居民骨干、加梯“帮帮团”等力量联动推进,通过走访、座谈、网格包干等积极推进,同时居民共商共议,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经过一年多的时间,长江西苑72个单元实现加装电梯全覆盖。


萧山区振宁社区盈兴公寓整体加梯项目

盈兴公寓共有多层住宅6栋14个单元,居民“上下两难”问题突出。街道、社区通过召开居民代表会议、调解会、听证会等,构建“个性化、多层次、宽领域”的居民协商机制,打造加梯“居民议事厅”。采用“小区各类管线只改一次”的模式,科学统筹协调各管线迁改单位综合设计、统筹施工、一次到位。盈兴公寓多个单元楼连片加装,为加装电梯增速提效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范本”。


余杭区通济社区金源公寓整体加梯项目

余杭区金源公寓加梯项目结合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推进,街道、社区采用“样板梯先行”的加梯策略,组织居民代表前往工厂参观,让居民代表了解具体方案和施工细节。积极挖掘和调动基层力量担任“宣传员、引导员、协调员”,加梯“帮帮团”也积极助力,为居民答疑解惑、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目前,小区已完成加装电梯16台,实现加装电梯全覆盖。


余杭区华兴社区桃源小区成片加梯项目

桃源小区将加装电梯融入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多方协同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在旧改中预留电梯井道,将“水、电、路、气、通信”等加梯基础设施建设一并考虑,降低了成本,也确保同步推进。坚持“样板先行,应装尽装”原则,提前完成桃源小区20-2样板梯建设,以点带面发挥试点效应,让居民从“要我加装”转变为“我要加装”。截至2023年12月,桃源小区已加装35台电梯。


临平区河南埭社区南大街56号整体加梯项目

临平区南大街56号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在推进加梯工作中,街道联合社区、加梯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加梯“帮帮团”等力量,破解老旧小区改造和加装电梯的难题,全力推动小区旧改和加梯统筹实施。该小区圆满完成了7个单元楼电梯整体加装,实现加梯全覆盖。


      临平区汤家社区汤家锦绣公寓二区整体加梯项目

临平区汤家社区汤家锦绣公寓二区整体加梯项目星桥街道汤家锦绣公寓二区共27幢59个单元。为解决小区老幼群体日常上下楼难题,街道联合社区通过“红脚印”走访、党员活动日等,开展全面和细致的意愿调查工作,并通过样本样板先行、一楼一策思路,对管线迁移、基坑空间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迁改、统一施工。该项目59个单元加梯项目已全部完成,实现加梯全覆盖,是目前临平区安置小区整体加梯体量最大的小区。


钱塘区闻潮社区新雁公寓整体加梯项目

作为钱塘区“产城融合型社区”的代表之一,新雁公寓居住着来自五湖四海万余人的产业工人,员工居民较多,面临上下楼梯难题。为增加产业工人“回家”归属感,街道成立加梯专班,构建“线上+线下”的“1+1”议事厅,联动设计单位、监理、管线、电梯施工单位为产业工人进行现场和线上即时解答、处理。2023年,新雁公寓小区13部电梯交付使用,实现小区加装电梯全覆盖。


钱塘区三新村华彩名府整体加梯项目

项目于2023年9月23日正式进场施工,10月8日正式起吊第一台电梯轿厢,10月27日全小区41台电梯基坑浇筑全部完工,其中,11月1日6台吊机同步起吊,当天完成11台的轿厢吊装任务,12月中旬已交付给业主正式启用。业主代表引导、各方协调攻坚,是项目跑出“加速度”的关键,同时注重各环节协同联动,真正做到了“短、平、快、好”。该项目被小区业主亲切地称为“亚运同步梯”项目。


富阳区东兴社区天时苑东区加梯项目(1、2、4、12、21、23、24、25、35幢)

居住在天时苑小区的60岁以上老人已有500多人,上下爬楼梯十分辛苦。社区坚持“能改尽改,愿改就改”加梯原则,在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强化加装电梯与小区旧改协调推进。2023年12月顺利完成天时苑东区1幢、2幢、4幢、12幢、21幢、23幢、24幢、25幢、35幢共9台电梯交付使用。


临安区万马社区城中苑加梯项目(2、3、4幢)

城中苑小区建于2000年左右,因老年居民较多,加梯需求迫切。社区通过加梯“帮帮团”统筹协调小区业委会、居委会、物业公司等涉及单位,业委会积极发动楼组长与志愿者,深入每家每户细致讲解加梯方案,耐心解答居民疑虑,高层的党员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配合解决问题。目前,该小区已成功在2、3、4幢共5个单元完成加装电梯。


       建德市溪头社区半岛山庄3幢加梯项目

溪头社区半岛山庄3幢1单元,是一栋典型的老年楼,老年人占比很高。在街道和社区支持下,牵头人召集了所有居民,组织召开政策解答会,促进加梯意愿协调统一,实现全票通过平层入户的电梯方案。该部电梯成为新安江街道溪头社区第一部平层入户电梯,成为小区加梯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