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单元楼的老人基本都是80多岁,爬楼确实吃力!”“老房子低楼层阳光不足,装了电梯后是不是会影响我们的采光?”……最近,上城区劳动路社区召开了南山路222号4幢3单元加梯听证会,社区居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围绕涉及自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各抒己见。
听证会上,其中一位听证员是全国人民调解专家、上城区调解委员会主任沈寅弟,也是杭州人熟悉的“金牌和事佬”。“纠纷不怕,分歧不怕,只要说出来,都可以商议。”沈寅弟说道。在他看来,通过听证会的平台,给了双方畅所欲言的机会,有效保障了矛盾双方的权益,破解了加梯“意愿难统一”问题。
加装电梯管线迁改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也是加装电梯施工的第一道关。面对老小区建设年代早,电梯井所在位置下方的各类管线品种繁多、走向复杂、涉及面广泛等难题,城投集团作为国有企业和具体实施单位,在杭州各区加装电梯项目推进中,充分发挥天然气、水务和地下管道总协调的牵头作用,能快则快、全力以赴,助推杭城老小区居民实现“加梯梦”。
巧用“情理法”化解纠纷
助力居民“自由上下”
沈寅弟提起自己参与的首个加梯纠纷调解,仍记忆犹新:“当时家住4楼的老张见到我说,爱人身体不好常年坐轮椅,一直想去城市阳台看看,希望加梯之后能实现她这个愿望!”
2018年酷暑的一天,沈寅弟接到了一个调解加梯纠纷的电话,上城区某小区一楼业主对单元楼加梯申请流程存疑,不同意加梯。“当时我意识到加梯作为新生事物,产生的邻里纠纷存在复杂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通的,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沈寅弟说。
在他做了大量的背景调查后,多次主动上门找低楼层住户聊“情理法”的关系,讲“小家与大家”的关系,述“远亲不如近邻”的故事,论“六尺巷”典故,并通过召开调解会,进行面对面调解。“要尊重反对方的个人权益,认真倾听他的诉求,消除他的顾虑。”
最终,在他的努力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低楼层住户解开心结,同意加装电梯,“这位业主还提出了好建议,要注意加梯颜色与房屋整体的协调性和美观度,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小区环境”。
个别约谈、电话沟通、换位思考、利弊分析、情感共鸣……对于调解,沈寅弟有着自己的一套法子。“多和对方讲讲爬楼的心酸、申请加梯的不易,这便是感化调解法,产生情感共鸣。”除此之外,调解加梯纠纷还需要动态调节,要观察事情的发展,实时掌握调整策略。这样一来,沈寅弟通过一次次释法说理,一次次启动调解程序,破解了一个个加梯难题。
加装电梯管线迁改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也是加装电梯施工的第一道关。面对老小区建设年代早,电梯井所在位置下方的各类管线品种繁多、走向复杂、涉及面广泛等难题,城投集团作为国有企业和具体实施单位,在杭州各区加装电梯项目推进中,充分发挥天然气、水务和地下管道总协调的牵头作用,能快则快、全力以赴,助推杭城老小区居民实现“加梯梦”。
创新“调解+听证”模式
推动和谐加梯
在未央村居民心里,对于2021年7月底召开的加梯听证会一直印象深刻。这场与众不同的加梯项目听证会在上城区党群服务中心召开,申请方和反对方在会上就“未央村11号是否加装电梯”问题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辩论。
事实上,在这场听证会之前,沈寅弟首先参与了一次调解,但并未成功,“高楼层业主很迫切要加梯,但一楼业主坚持己见。”会后,他代表上城区人民调解协会与湖滨街道加梯办、上城区尚法教育服务中心召开研讨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可以通过“调解+听证”的模式,充分发挥调解员、律师等资源优势,共同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助力未央村11号和谐加梯。
于是,未央村11号便举行了加梯听证会,经过听证会积极协调,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低楼层住户同意加装电梯。2021年10月,未央村加梯工程顺利完成加装,投入使用。作为杭州市首个举行听证会的加梯项目,未央村11号打开了全市加装电梯“意见难统一”的新协调方向。
“听证员须先到现场勘察,看看加梯的环境,是否真的对一、二楼住户有影响,听取支持、反对双方的想法和需求,只有实地去了解,才能在听证会上心里有谱。”沈寅弟分享了他的经验。
从2018年起,沈寅弟参与化解了50余起加梯纠纷,共助推电梯加装30余起,涉及湖滨街道、南星街道、凯旋街道、清波街道等多个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管线迁改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也是加装电梯施工的第一道关。面对老小区建设年代早,电梯井所在位置下方的各类管线品种繁多、走向复杂、涉及面广泛等难题,城投集团作为国有企业和具体实施单位,在杭州各区加装电梯项目推进中,充分发挥天然气、水务和地下管道总协调的牵头作用,能快则快、全力以赴,助推杭城老小区居民实现“加梯梦”。
加梯“帮帮团” 画出意愿同心圆
同样,拱墅区天水街道在推进加梯的过程中也采用了“调解+听证”模式,协同破解难题。而挑起“调解”重担的正是朱雅仙带领的天水街道加梯“帮帮团”。作为团长,她在加梯工作中始终冲在最前面,协调业主间的矛盾,积极做好走访沟通。
比如,凤起桥河下36幢2单元加梯项目,邻边楼道1单元对加梯方案有意见。为了推进和谐加梯,她带领“帮帮团”全程参与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共计30多人次。“在听证会之前,我们‘帮帮团’就介入调解,走访居民家中了解他们的合理诉求,寻找解决方案。”朱雅仙表示,只要用心用情把工作“做到家”,就能消除反对方的顾虑,缓和矛盾纠纷。
最终,该单元楼在加梯听证会结束后又进行了一次方案修改,并请专家论证“把脉”,确保了方案的合理合规性。来之不易的第三方案,得到了1单元反对住户的一致同意,凤起桥河下36幢2单元终于圆了“加梯梦”。
据了解,天水街道加梯“帮帮团”自2023年2月组建以来,通过各社区的努力、加梯“帮帮团”的助力,特别是人大代表、司法所的支持参与和热心居民的帮助,全年完成加装电梯15台,在建6台,通过联审6台。
在杭州,加梯“帮帮团”遍地开花。截至目前,杭州共组建了190支加梯“帮帮团”,助推855个项目成功加装,让和谐加梯之路越走越顺。这其中,像沈寅弟、朱雅仙这样的加梯志愿者、天水街道加梯“帮帮团”让更多居民享受加梯之便捷,也让杭州成为更有温度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