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市住保房管局关于对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17号提案的答复

您好!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217号《关于建立快递小哥人才公寓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快递小哥住房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指导。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基本情况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杭州作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省会城市,在扎实推进电商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积极解决快递小哥等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2021年以来,杭州立足城市实际,承担主体责任,制定出台《杭州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和“项目认定、租赁管理、租金管理、民用水电、规费优惠、资金补助”等“1+6”支持政策,同时围绕“十四五”期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3万套(间)目标,积极通过蓝领公寓、人才专项租赁住房、职工宿舍、长租公寓等多渠道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较好地满足快递小哥等新市民、青年人多元化的住房需求。截至2023年底,我市已累计筹集认定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432个、房源21.32万套(间)。

二、关于“建设快递小哥租赁住房”的建议

我市坚持多主体参与、多渠道筹集,鼓励国有企业、社会资本等主体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筹建,助力打造满足快递小哥等新市民、青年人群体的租赁住房。一是率先筹建蓝领公寓。2017年底,我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为服务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建设专门的租赁住房——蓝领公寓,主要通过将拆未拆建筑改建、闲置土地临时新建、存量房源改造利用等方式筹集房源。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有73个蓝领公寓项目、2.6万套(间)房源运营使用。二是推出人才专项租赁住房。2018年我市启动人才专项租赁住房建设工作,主要面向我市A-E类高层次人才、F类紧缺实用人才、区级人才和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快递小哥符合条件的,均可申请租住。目前,全市48个人才专项租赁住房已全部开工,建筑面积273万平方米、房源3.9万套。截至2023年底,已先后有7个项目、约4000套房源分批推出配租。预计2024年将再新推出人才专项租赁住房不少于8000套;三是积极打造邻里中心。按照优化布局、合理配套的原则,积极统一规划、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打造涵盖生活配套、休闲娱乐、智慧服务等一体化多场景的邻里中心。目前,全市已筹集临江产业邻里中心、芯谷产业邻里中心等四个邻里中心项目、房源约9000套(间),有力解决周边快递小哥的住房问题,推动实现职住平衡、产城融合,帮助物流企业、快递公司提升用人、留人的组织效率和员工幸福指数。

三、关于“破解租金难题与消除安全隐患”的建议

一是降低租金负担。保障性租赁住房坚持“小户型、低租金”,房源分为住宅型和宿舍型,其中住宅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建筑面积原则上不超过70平方米;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建筑面积标准为20平方米-45平方米,且该类户型不得少于80%,一般不超过50平方米。同时,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按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评估租金标准执行,其中,蓝领公寓、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租金不高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金7折执行,助力快递小哥等新市民、青年人减轻租房负担。二是落实水电优惠。根据《关于进一步明确本市非居住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水电气价格的通知》要求,印制发放保障性租赁住房民用水电操作指南,对接水务、电力等部门,指导各区落实民用水、民用电政策。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有135个非住宅项目享受民用水、电价格,进一步降低保障性租赁住房租住人员居住使用成本。三是提升居住品质。结合快递小哥等新市民、青年人租住实际需求,着力推动蓝领公寓、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等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设置食堂、公共厨房、图书馆、健身房、充电桩等公共设施。积极引导专业化、规模化的住房租赁企业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运营管理,提供规范、专业的房源运营、设施维护、人员管理等服务,确保居住安全,提升居住体验。

四、关于“加强承租人信息统一管理”的建议

目前,我市已利用大数据、区块链、AI智能等高新技术,结合租赁住房相关监管和服务场景,建成“五大平台、三大网络、人房共管”的智慧住房租赁平台,及时更新上传快递小哥等承租人的入住信息,加强统一管理,提供集租赁行业管理、数据分析、智慧服务等亮点功能为一体的智能服务,并与市公安流动人口管理等单位实现数据交流和共享,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效率。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快递小哥住房保障工作的支持和关注,希望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并提出宝贵的建议。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