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保障家庭在公租房小区住得更安心、舒心? 共建共管是关键一环。近段时间以来,市住保房管部门以“走基层、送服务、解难题”为抓手,深入田园、山畔晟庭等多个公租房小区,联合属地社区、物业公司、租户代表召开三方座谈会,面对面听诉求、实打实破难题。
“老年人想到小区公共区域坐一坐”“电梯一个月坏了两次”“银行网点太远了”…… 走访中,保障家庭的 “急难愁盼” 被一一摆上桌面:田园公租房的老人期盼在架空层建活动中心,以解决当前绿化带周围桌椅设施较少,缺少休闲区域的问题;山畔晟庭的租户希望优惠租用空置车位,而部分楼栋的墙皮脱落问题也困扰着住户。
各类问题不论大小,都是影响居住幸福感的 “大事”。走访小组逐一记录、分类整理,形成涵盖配套设施、设备维护、安全管理等三大类共 6 项具体问题的清单,为精准施策打下基础。
对照问题清单,有了 “攻坚清单”。现场办公会上,各方当场 “认领任务”——关于生活配套,由物业公司加快推进田园公租房老年人活动场地规划,同步协调路桥公司完成银行网点前道路硬化,为金融服务入驻扫清障碍,此外,公租房运营管理单位也将专题研究山畔晟庭车位优惠租赁方案,让 “闲置资源” 发挥更大效用;关于设施维护,针对电梯 “老龄化” 问题,相关单位将追溯交付前使用时间,力争年内制定更新改造计划,而墙皮脱落问题则由物业牵头,联合建设单位从防水工程源头制定维修方案,杜绝 “头痛医头”。
这样的走访中,还挖掘了基层治理的 “金点子”。例如,虎山社区将山畔晟庭配套用房打造成 “大运河幸福家园”,托幼养老、文化活动一站式配齐;夏意社区的 “红茶议事会” 每周四开门纳谏,居民、租户、物业坐下来共商共治,真正实现 “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这些经验将作为 “共建样本” 在更多小区推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当社区的温度、物业的力度、居民的热度拧成一股绳,公租房小区的 “幸福指数” 将逐步提升。接下来,市住保房管部门将继续以 “共建共管” 为纽带,整合更多资源、凝聚更强合力,让每个小家都成为温暖安心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