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安全更新
-
索引号: 113301000024896398/2025-101038949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公开日期: 2025-08-14

加梯优秀实践 | 15个社区聚力,为绿都文昌苑架起“幸福梯”

发布日期:2025-08-14 17:32 浏览次数:

位于桐庐县城南街道白云社区的绿都文昌苑,是2005年建成的住宅小区,至今已使用20年。这里住着不少老年居民,对加梯的需求强烈。在市、县两级住保房管部门的指导下,绿都文昌苑小区在7个月内总共完成7台加梯,不仅刷新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桐庐速度”,更架起直抵人心的“幸福梯”。


破壁:联动攻坚打破行政藩篱

为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桐庐县住保房管部门会同电梯设计单位,提前考察小区楼幢地形等情况,分析施工条件,确认初步设计,最终确认全小区满足加梯条件的单元有18个。去年7月,城南街道打破常规社区界限,创新实施“社区包干制”——街道15个社区的干部整装进驻,每个社区认领绿都文昌苑1个至2个单元,全流程负责意见协调、方案落地。

随着加梯工作的深入推进,当绿都文昌苑启动成片加梯计划时,城南街道辖区内15个社区“拧成一股绳”,为了打赢这场联动攻坚战,各个社区抽调骨干组建“加梯专项小组”,分别认领各自单元的全流程加梯工作。

比如,在乔林社区加梯工作组进驻的3幢2单元,3楼居民方老师早就想加装电梯,一直默默做着准备工作,他不仅作为牵头人积极联络,更是认真地把每户家庭与加梯相关的基本情况记录下来。当看到街道社区大力度推进加梯工作时,方老师第一时间和工作组分享这些信息,让他们精准锁定重点加梯对象。“多亏方老师提供的有效信息,我们3天就摸清了单元症结。”乔林社区俞书记坦言。


攻坚:3幢2单元的破冰之路

包干制让社区干部真正沉到了基层末梢,在乔林社区负责的3幢2单元,组长带着组员把办公桌支在了单元门厅。

“最难的是找到所有业主。”俞书记回忆说。为此,他们采用“白加黑”工作法:白天联系退休在家的老人,晚上蹲守下班归来的年轻人。有户业主常居外地,工作组便驱车200公里上门,在业主家打开三维效果图并进行现场讲解:“您看,错层设计的电梯井距窗户2.5米,完全不影响采光。”就这样,在工作组的耐心协调下,这户业主最终签下了同意书。

单元里的矛盾调解更是“见功夫”。面对低层居民的诉求,工作组邀请律师现场解答;针对施工扰民担忧,他们则协调企业承诺“午休停工、周末静音”,极大程度地保障了居民安静作息的良好环境。


圆梦:电梯里的民生温度

去年11月,3幢2单元的加梯如约交付并启用,宽敞明亮的轿厢成为单元楼最亮眼的“新成员”。对于住在六楼的居民朱老师而言,这小小的空间,承载的远不止是家门口垂直出行的便利,也大幅减轻老年居民的身体负担,更是让生活品质实现了“质的飞跃”。

“以前去趟超市,买米面粮油爬六层楼是最头疼的事。”朱老师抚摸着崭新的电梯按键,感慨万千,日复一日的攀爬不仅磨损膝盖,也无形中限制了她的生活半径和购物自由。加梯的启用瞬间释放了这份束缚。“现在不一样啦!轻轻松松就带着重物上楼了,一点儿不费劲。””朱老师的语气里满是轻松和喜悦。

电梯带来的温暖,远不止于此。“最让我高兴的是,住在乡下的父母,终于能接过来一起住了。”朱老师眼眶微红,声音哽咽,如今电梯直达家门口,年迈的父母再也不用为上下楼发愁,朱老师脸上也漾开幸福的笑容,“上周末接老人过来,老人家第一次坐这新电梯,新奇得很,一个劲儿说‘真稳当、真方便’!”一台电梯,不仅连通了楼层,更连通了亲情,让分隔两地的牵挂,化作朝夕相处的陪伴。

不仅如此,加梯投用之后,电梯门开合间进出的邻里,交流相处也更加和谐了。最近,方老师代表全单元向社区递交了一封沉甸甸的感谢信,信件上12户居民的签名紧密地环绕着一句肺腑之言:“多年的期盼,终成指尖轻触的抵达。”